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 人才培养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21-07-22 浏览:

logo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警务影视频技术方向)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710204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大类

所属专业

专门(技能)方向

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要求

电子信息

信息技术

警务影视频技术

计算机操作员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摄影师

数字视频合成师

数字视屏策划制作师

计算机操作员

多媒体作品制作员

摄影师

数字视频合成师

数字视屏策划制作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应用、三维设计软件应用、计算机动画制作、数字影音制作、数字音像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数字媒体行业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则意识。

3.具有数字媒体制作与应用领域相关的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规范意识。

4.具有获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领域前沿动态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美学艺术修养。

6.具有熟练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识别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所需要的英文词汇、语句,借助翻译工具阅读英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2.具有计算机常用办公及工具软件的基本应用能力。

3.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多媒体素材、正确选择应用软件采集和处理多媒体素材的能力。

4.具有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相关的美术、音乐等方面的素养。

5.具有使用计算机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平面创意与制作、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三维设计与制作等工作能力。

6.具有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7.具有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能力。

8.具有常用数字媒体与音像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

9.具有数字媒体产品营销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警务影视频技术

1.掌握数字影像拍摄基本知识,能进行人像摄影、商业摄影、风光摄影,具有数码照片艺术处理能力。

2.具有影视灯光效果设计与应用能力。

3.具有影视短片的拍摄与剪辑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影视后期处理

1.熟悉影视剪辑的流程及规范,具有视听元素非叙事性的剪辑及制作影视素材的能力。

2.具有动画创作、剪辑组合和特效制作等编辑及视频影片输出处理的能力。

3.熟悉DV创意与策划的不同业务场景和工作流程,具有DV制作的岗位从业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数字音频处理

1.了解音乐的基础理论,理解各类乐音构成要素,具有读谱、视唱、听辨、记谱及转译、视谱等初级能力。

2.熟悉录音与混音技术,具有从事影视录音、调音、后期配音制作音频素材的能力。

3.熟悉专业级数字音频软硬件设备操作,具有数字音频的采集、除噪、调整和特效处理,以及对音频进行单轨、多轨的编辑、输出并制作音频素材的能力。

(3)综合实训

根据自己学校的教学要求灵活安排综合实训,建议以项目实训或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方式进行,也可以和学生技能证书考核要求结合进行。时间安排上可以结合课程的进度,安排在每个学期,也可以统一安排在第5学期。技能考证要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下完成,证书要求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为准,可以是国家相关部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的职业技能证书,也可以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统一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技能)方向课三部分组成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历史、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72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3

经济政治与社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4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36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

128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中体现专业特色

64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中体现专业特色

64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中体现专业特色

64

9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并与专业实际与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272

10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28

11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

56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常用工具软件》32学时

掌握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虚拟机、特殊文档编辑与格式转换、翻译工具、网络管理与数据传输、即时通信、信息安全、云办公、数码产品及移动设备连接和数据传输、音频和视频信息处理等常用工具软件的应用技能。

2.《实用美术基础》32学时

了解色彩与构图的原理与属性,理解色彩与构图的表现手法,熟悉不同风格设计思路所表达的心理与情感,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表现的基础技能。

3.《摄影摄像技术》64学时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知识,理解摄影摄像创作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熟悉常用数码摄影摄像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主题和背景下构图、用光、动作捕捉等拍摄技能。

4.《数字媒体技术基础》32学时

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知识,理解数字化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信息编码和数据压缩、数字储存、语音和图像识别、动作捕捉等原理知识、掌握常用数字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和主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5.《图形图像处理》64学时

了解图形图像处理及相关的美学基础知识,理解平面设计与创意的基本要求,熟悉图形图像绘制与编辑的规范要求和艺术手法,掌握图形图像处理的高级操作技能,能使用主流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图形绘制、图文编辑、图像处理、网页美工、VI设计等设计创意制作。

6.《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64学时

了解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相关知识,掌握海报、标志、VI、包装、书籍、网页、界面、字体、插画等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技能。

7.《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64学时

了解主流二维动画设计软件的种类和功能,熟悉逐帧动画、渐变动画、引导动画、遮罩动画的制作,掌握动画编辑、音频和视频的导入与编辑、二维场景和角色制作、合成场景和角色制作、动画配音动画生成、动画输出及传输等动画制作技能。

8.《三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64学时

了解主流三维动画软件操作方法,熟悉基础建模、材质与灯光、动画控制等三位设计方法,掌握运用三维动画制作工具进行三维模型、虚拟场景、物理模拟及不同类型动画的制作技巧。

9.《网页设计与制作》64学时

了解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础知识和规范要求,熟悉HTML和脚本语言相关知识,掌握站点创建、网页元素编辑、表格应用、层和框架布局、网页行为添加样式与模板应用、表单元使用等相关技能,能应用主流网页设计软件进行不同风格的简单网页设计以及编写简单网页代码和脚本。

10.《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64学时

了解数字影音采集、编辑与合成的基本知识与业务规范,熟悉数字影音采集与编辑的专业级硬件设备与软件,掌握录音、音效处理与合成、视频采集、图片和音频素材导入、影像编辑、影视特效制作、配音配乐、字幕制作、影音输出等操作技能。

11.常用数字影像设备使用与维护32学时

了解照相机、摄像机、影像编辑和播放等数字影像设备的种类、功能和工作机制,熟悉相关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相应设备的使用、连接、维护等基础技能。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类别

序号

课程

教学时数

第一

学年

第二

学年

第三

学年

按学期分配

总学时

理论学时

课内

实训

考试(※)

考查(○)

18

18

18

18

18

18

 

11

警体

540

20

520

108

108

108

108

 

108

 

12

艺术

72

40

32

36

36

 

 

 

 

 

15

警务礼仪

72

36

36

36

36

 

 

 

 

 

小计

1536

622

914

636

396

180

180

 

144

 

 

1

实用美术基础

32

16

16

32

 

 

 

 

 

 

2

摄影摄像技术

64

32

32

 

64

 

 

 

 

 

3

常用工具软件

32

16

16

 

 

32

 

 

 

 

4

图形图像处理

64

16

48

 

 

64

 

 

 

 

 

5

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

64

16

48

 

 

64

 

 

 

 

6

人像摄影

64

16

48

 

 

64

 

 

 

 

7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

64

16

48

 

 

 

64

 

 

 

8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32

32

 

 

 

 

36

 

 

 

9

网页设计

64

16

48

 

 

 

64

 

 

 

10

影视策划与剪辑

64

16

48

 

 

 

64

 

 

 

11

综合实训1

64

 

64

 

 

 

64

 

 

 

12

顶岗实习

600

 

 

 

 

 

 

600

 

 

16

信息素养

64

64

 

 

 

 

 

 

64

 

 

13

AE影视特效

64

16

48

 

 

 

 

 

64

 

14

三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

64

16

48

 

 

 

 

 

64

 

15

综合实训2

64

 

64

 

 

 

 

 

64

 

小计

1464

288

576

32

64

224

292

600

256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本专业要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养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顶层设计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将师资队伍分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进行建设。按照内引外培、专兼结合的原则,对照行业标准和本专业教学要求,以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加强团队双师素质培养,加大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引进,促进双师结构的优化。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根据本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师资源配置如下表。

专业教师配备明细表

师资类型

所在单位

现有人数

所占比例

学历要求

专业技术职务要求

备注

专业带头人

学校

1

10%

本科以上

高级讲师

双师型教师

企业

1

10%

本科以上

工程师

 

骨干教师

学校

4

40%

本科以上

讲师

 

双师型教师

学校

4

40%

本科以上

讲师

 

兼职教师

企业

3

30%

本科以上

工程师

 

其他专业教师

学校

2

20%

专科及以上

 

 

合计

专任教师10人,兼职教师3人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备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实习室

序号

实践基地

名称

数量

建筑面积

(平方米)

工位

实训项目

1

计算机综合实训室

1

131

64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规划、因特网接入、常用工具软件应用、网站建设与管理、图形图像处理

1

67

27

2

中文速录实训基地

1

131

64

中文速录实训项目

3

企业网搭建实训基地

1

53.7

64

网络规划、企业网搭建网络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网络安全技术

2

58

4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室

1

108

50

计算机硬件拆装、组装与维护软件按照、网线制作、外设连接与配置等

5

综合布线实训基地

1

68

32

室内(办公和家居)、专业机房、弱电井、大型楼宇、室外等网络布线场景的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

6

影视制作实训室

1

59

42

摄影摄像、影视剪辑、影视特效等影视制作实训

7

动画制作实训室

1

59

43

动画制作、VB课程实训、图像设计与制作实训

8

心理行为训练实训室

2

1058

35

心理行为训练极限训练科目

9

信息安全实训室

1

68

35

信息攻防以及信息安全

10

公共教学云机房

1

59

35

视频剪辑,计算机基础,电商

11

智能楼宇实训室

1

59

35

智能楼宇、智能家居

 

 

2.校外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和产业技术发展特点,应在企业建立两类校外实训基地:一类是以专业认识和参观为主的实训基地,如计算机网络设备生产企业、大型网络销售企业、大型的网络系统集成中心、网络新技术研究所以及知名高校的网络技术研究/实验室,能够反映目前专业技能方向新技术,并能同时接纳较多学生实习,为新生入学教育和认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条件;另一类是以社会实践轮岗训练的工作岗位,并能保证有效工作时间,该基地能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和实践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教学大纲,精心编排教学设计并组织、管理教学过程。

3.第二课堂活动

年度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文化创意活动

培养学校专业理念,将专业理念融入班级文化创设

二学期

法制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好品质

专业技能大赛

针对当本学年培养的核心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学年

三学期

文明校园活动

针对学生综合素质修养进行养成性教育

摄影摄像技能大赛

针对本学期核心技能-实用美术、摄影摄像技术,进行综合运用

四学期

我为母校做了些什么

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提升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提升

图像处理技能大赛

针对当本学年培养的核心技能-图像处理、二维动画,进行综合运用。

三学年

第五学期

个人风采展示

针对毕业生就业面试,提升学生的个人礼仪修养

视频剪辑技能大赛

针对当本学年培养的核心技能影视策划与剪辑、AE影视特效,进行综合运用。

(三)教学资源

1.教材使用要求

①文化基础课教材应优先选用获国家级或部委级的“优秀教材”和“推荐教材”;其次选用规划统编教材,一般不能选用其它教材。

②专业及专业基础课教材,一般以各专业出版社出版的、纳入国家教材统一征订的教材为主,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使用其它教材。

③上述条件不能满足,可考虑采用非统一征订正式出版的教材。

④根据专业训练的实际情况,由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和局(企业)统一开发校本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

目前我校图书馆有法律事务专业辅导资料,但数量不足,更新速度相对国家政策变化较慢。

3.网络教学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变革,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种开放式的空间网络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保障。

网络资源课程应该有三个特征:(1)网络课程内容与具体工作相结合(2)网络资源实现最小化以便及时更新(3)能够利用网络互连功能将教学资源整合成应用模块。从建设的过程来看,也可以理解为收集什么资源、如何使用资源、如何整合资源三个部分。

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了思路和建设要求和方法,还要加强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以及管理和建立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以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适应数字媒体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岗位为目标、任务为引领、能力为本位、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以岗位为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

现任课教师能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聘任专家讲学,形象生动,贴近专业实际,增加感性认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参与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大幅度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气氛良好,得到了学生普遍欢迎。

1.“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根据专业岗位确定任务,进而确定教学内容,将专业知识与岗位技能高效融合,学生可以对多岗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训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采用项目教学,重在提高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这里的教学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应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的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应以情感态度、岗位能力、职业行为等多方面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性评价要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质量第一的职业素养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与爱护设备工具、保护环境等意识和观念的树立。

(一)分类课程考核评价(结合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大类

课程分类

过程考核

结果考核

出勤

课后

作业

课堂提问讨论

课堂

训练

其它

权重%

理论

考试

实践

考核

其它

权重%

公共基础课

德育课

10%

20%

10%

 

 

40

40%

20%

 

60

体育科

20%

 

 

20%

 

40

20%

40%

 

60

文化基础课

10%

20%

10%

 

 

40

40%

20%

 

60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10%

10%

10%

20%

 

50

30%

20%

 

50

专业(技能)方向课

10%

 

10%

30%

 

50

20%

30%

 

50

专业选修课

20%

10%

10%

 

 

40

30%

30%

 

60

 

(二)评价标准说明

1.过程性评价

(1)出勤:全勤满分,缺勤根据学期课程课时数量制订细则。如缺勤1次扣1分或2分,迟到早退1次扣1分。出勤分扣完为止。如出勤次数超过全学期上课次数的1/3,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2)课后作业

每学期至少全部学生作业批阅5次,每次作业批改按A、B、C三个等级评价。5次作业中5A为满分,有一个B扣1分,有一个C分扣1.5分。

(3)课堂提问和讨论(包括课堂表现、实训过程表现)

每学期老师对每个同学至少记录3次,用A、B、C标记。全A满分,有一个B扣1分,有一个C扣2分。

(4)课堂训练

结合课程内容,有技能、任务等单项实训项目,撰写相关分析报告等内容。每学期课堂训练不少于3次,以3次为例,每次报告按百分制赋分。3次平均分×权重即为该项目评价分值。(也可按各实训项目权重,综合计算该项得分。)

(5)课程类型不同,各位老师在制定课程标准时,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规律要进行具体设计,细化评价方案。

2.结果性评价

(1)理论考试

应结合课程性质、课堂内容和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要求提出考试题型和各种题型的比重说明,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情景分析、计算题、小论文、作文等,进行百分制考核。

(2)实践考核

所有实践考核以任务或项目为依托,以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成果为考核依据。如对实践过程的表现与贡献,实践成果等进行考核,并要有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可从知识运用、能力提升、素质培养、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六)质量管理

1.教学管理

建立以“校长——分管副校长——警务技能部”为主线的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职责、权利和义务。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管理工作,学部负责日常教学的实施和管理,负责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组织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建设,开展教学评估和检查,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成立以教学副校长为负责人,由学部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局(企)领导及专家组成的校局(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专业建设、教学制度的制定和审核,并监控教学过程,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学部负责日常教学的管理和监控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①教学督导制度

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教学过程实施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评价,直接对分管教学校长负责。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由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专任教师和局(企)兼职教师组成,对教学工作实行监督、检查、评价、审议、指导。

②领导干部听课制度

建立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倾听师生意见,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教学一线与管理层的脱节,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③学生评教制度

每学期期中、期末,以专业为单位,选取部分学生、课代表和学生干部,举行学期座谈会,填写任课教师评分表,给学生以畅通的渠道反映本学部、本专业的教学管理、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使管理和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④教学检查制度

每学期从期初到期末,安排不少于3次的集中教学检查,教学情况的检查工作贯穿始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注意归纳分析和总结经验,以指导工作,不断提高管理者在日常教学检查中的预见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

(七)校企合作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贏”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2、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①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一周以上,让学生了解企业,学习企业文化,体验企业牛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②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两年半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6学期,根据企业需求和用工条件,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③教师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研发。在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双方支援体系,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大力提髙本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④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实习实训由企业负责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实践实习为主。

    ⑤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在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到校本教材。

     ⑥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推广、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具体合作形式

        ①成立校企合作实验班

以学生自愿报名为主,适当考试选拔为辅。人数不超过30人;

        ②基础实践性大班课程

针对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实验班的人才培养。除专业要求的必修课外,根据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技术专家进行与实践内容相关的大班授课。授课时间根据课程内容分布在3-5个学期,主要的上课形式为选修课、实践性课程。

        ③项目小组实践制度

组建企业技术专家为主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实践小组,人数不超过15人,针对企业承担的项目进行实践研发。如果项目考核通过给予参与的学生一定的报酬(具体金额根据项目的实际商业利润与企业建议设定)。

        ④合作目标

企业技术专家对实践项目的核心技术进行把关,培养学生完成实践目标,产生一定的项目开发成果。学校教师在实践项目的研发过程中进行理论探讨和课题研究,做出理论科研成果。参与实践学生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并在学生中起到带头示范效应。以点带面,从而营造学以致用的学习氛围,促进学风建设。

九、毕业要求

1. 专业毕业的学生通过年学习,在规定的学习时间段内无留级、留校察看等不良记录,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

2. 通过毕业考试、考核,取得本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项目

毕业条件具体说明

理论考察考试

考试成绩合格(含补考合格)

顶岗实习成绩

合格

实习报告(总结)

良好以上

学生操行鉴定

中等以上

职业资格证书

摄影师平面设计师影视剪辑师特效合成师栏目包装师

十、附录

 

2

 



上一篇:法律事务专业(警务技战术方向)高中一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无
 

版权所有: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 晋ICP备10006486号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临么路178号 电话:0357-3075808

晋公网安备 14100202000154号

山西省临汾警校
临汾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