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办学资源
一、计算机应用专业基本情况
我校是山西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自创办以来, 计算机应用专业一直为我校重点建设、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骨干专业。在长期的职业学历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培训中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一)专业建设现状:我校始终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突出“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案,改进课程设置,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切实注重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在校学生及培训、招生、就业现状:计算机应用专业采用全日制教育的方式,集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为一体。为临汾周边县市乃至全省各大企业培养了大量优秀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人才。
(三)师资现状: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教学水平高,富有开拓精神的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学校有计算机应用专业高级讲师2人,讲师2人,骨干教师6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达到100%。另有一批从事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教学的中高级教师。
(四)教材使用、实践教学设施及教学管理现状: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采用国家统编规划教材,教材使用规范,来源可靠。政治课、普通文化课全部采用国家教育部统编规划教材,专业课采用教育部统编规划教材。学校现有7个微机室、2个企业网搭建实训室,1个综合布线实训室,有电脑三百余台。各实践教学场所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并建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能保证专业实训、实习的有效进行。
(五)毕业生素质现状: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政治思想素质优良,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能力强。学生毕业时双证率达100%,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根据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的现状,结合社会对各种层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的需求,我校全体教职工将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招生、就业工作力度,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深化内部教学和管理改革,始终坚持学生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两手抓的思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为创办职教名校而努力奋斗。
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项目实施是扶优扶强、打造优势专业和精品专业的需要
我校是山西省重点职业中学,具有优良的师资和基本实训条件。但是,现在实训设施设备难以满足进一步拓展专业方向和提升专业品位的要求,也难以满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需要。为此,我校申请中央财政支持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我们将会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成为更具示范作用的精品专业。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对人才培养的巨大推动作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项目实施是发挥教学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提高,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人才,未来几年的需求量预计将达到数千人以上。因现有计算机技能型人才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较低,需要有更大规模的实训基地对在岗职工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调研中,很多中小型企业表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队伍不稳定,大学生留不住,给生产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希望更多本地职中学校的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有利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素质结构的进一步提升。
3、项目实施是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需求
由于我校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设施设备还比较单薄,适应面也相对较窄,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培训要求。为此我校将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实训设施设备,扩大专业层面和技术层面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分析
(1)计算机应用专业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规范,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急需一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高级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而大部分职业学校由于实训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学生到企业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独立工作,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下岗职工、农民工急需掌握短平快的技术,计算机应用专业成为首选,但是,能满足企业、再就业人群培训要求的职业教育学校很少。
(2)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根据对人才市场调查,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业务素质主要要求以下几点:一是敬业爱岗,热爱企业,留得下,用的住;二是知识面要广,一专多能;三是吃苦耐劳;四是具有解决实践问题能力。
通过对我市各大企业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情况表明:企业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技能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现有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没接受过正规教育,技术不过关,不能满足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要求。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短缺,给计算机应用专业人员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企业急需经过正规教育的专业人才。
2、实施项目的人员条件、资金条件
(1)人员条件
我校具有优良的人才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精干高效。为确保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学校高度重视,为此专门成立了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加上计算机应用专业拥有校本1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达100%,具备项目顺利实施的技术力量和人员保证。
(2)资金条件
学校扩大建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资金来源有:
①申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
②政府2:1配套资金;
③学校自筹。
三、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及措施
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总体目标是:集中财力,在 3-5年内把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一)具体功能目标
1、在现有实训基地基础上,通过充实完善设备,提高设备技术含量,扩大规模,涵盖计算机应用专业各实训项目。
2、面向社会开展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
3、利用我校地理位置优势,为周边职业学校提供相关实训服务。
4、引进企业环境与管理,实现实训教学与企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本项目实行校长负责制,在校长主持下成立项目领导组和实施工作组,并邀请企业专家参加。
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制定项目任务实施计划、具体措施,把有关任务落实到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制定和落实项目建设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完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工作按时完成,及时投入使用。
3、保证及时支付货款,保证设备到位后及时付款和项目建设中的配套设备及施工等有关费用的支付。
4、进一步加大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选送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和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参加学习和实践锻炼,为新设备到位后能尽快投入使用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做好准备。
5、积极引进企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
四、基地建设完成后的示范作用
1、充分发挥专业实训基地在教学改革中的功能与作用,全方位为教学服务。
2、积极承担社会和行业的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在职职工转岗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任务,充分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3、利用学校的地理位置优势,为周边兄弟学校提供相关实训项目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发挥辐射作用。
4、充分挖掘实训基地潜力,为生产、科研、技术、技能鉴定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发挥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企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从学校发展与教学改革的要求出发,我校申报中央财政支持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恳请省教育厅和财政厅予以大力支持。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继续改革,重新办学模式,发挥学校优势,扩大办学规模,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