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试 行) 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 二O一七年四月 法律事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试 行) 一、专业名称: 法律事务专业 二、招生对象、学制 (一)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二)学制:基本学制一年(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具备法律基础理论和 基本知识,掌握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宪 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专业课程,能在公安机关、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政府的法律服务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法 律事务性工作的中等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四、业务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 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两大方面。 专业知识方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学理论方面的基本概念、知识、原理;熟练掌握法律实务和基本技能制度;达到从事法律实务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要求,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关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与法律事务知识有关的,对法学知识起到补充作用的知识。主要包括:必备的法律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实用英语知识、德育和美育知识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知识。 2、能力结构 适应对法律关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熟练的司法文书制作能力、对文字、语言的综合归纳能力。 3、素质结构 政治思想素质——掌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本原理,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克己奉公; 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尊重和维护法律尊严。遵守法律职业道德,坚持公平正义。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军事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体育锻炼的基本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课程设置 1、公共课与公共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警体、计算机应用 础等。 2、专业核心与技能课: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 讼法、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法律事务专业高中一年制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教 学 时 数 | 一 年 级 | 考核 (按学期) | 总 计 (课时) | 其中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 考试 | 考查 | 理论教学 | 实验实习 | 10周 | 18周 | | | | 1 | 军训与德育教育 | 8周 | | | | | | | | 2 | 语文 | 168 | 168 | | 6 | 6 | | ● | | 3 | 数学 | 168 | 168 | | 6 | 6 | | ● | | 4 | 英语 | 168 | 168 | | 6 | 6 | | ● | | 5 | 计算机 | 56 | 28 | 28 | 2 | 2 | | ● | | 6 | 法律综合知识 | 168 | 168 | | 6 | 6 | | ● | | 7 | 警体 | 112 | 8 | 104 | 4 | 4 | | | ● | 8 | | | | | | | | | | 9 | | | | | | | | | | 10 | | | | | | | | | |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法律综合知识开设课程:法理学、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