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申报 - 相关佐证材料 - 学校管理 - 办学方向 - 办学方向1

警务技能部教学改革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8-02-26 浏览: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以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理念,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形成,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特制定“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公安工作实践紧密衔接。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公安实践基地的作用,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公安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能力。

  二、改革思路

  以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公安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岗位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公安工作应掌握的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顶岗实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公安就业岗位需求设计教学方案。

  三、改革内容

  1、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

  与专业方向相结合,要对每个专业所对应的公安岗位具体需求进行调研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岗位对知识与技能的层次要求,按照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参照公安机关工作环境布局,营造实践性教学环境,完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场所。在学校统一指导下,广泛与各省、市、县公安机关建立良好的校局合作关系,开展校外实训教学点和订单教学班。将专业模块课程在学生实习点进行,让学生能感受到公安工作的职业氛围,养成职业习惯。

  3、课堂融入职业素养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包括职业规范、职业形象、职业技能、职业心态、职业道德等方面,把公安管理规范、警务礼仪、语言表达、公安技能训练融入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遵守职业规范成为习惯。

  四、教学实施

  教学环节在完成常规教学环节外,设置职业技能课程,课程内容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由学校确定为教学项目。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的实施完成或项目的应用过程让学生领悟知识与掌握技能,而不是简单的经验的传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信的品质、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不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确定

  2、工作任务的确定

  3、制定项目计划

  4、项目实施

  5、检查评估

  1

   


上一篇:法律事务专业高中一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版权所有@2018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