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用二维动画软件设计制作动画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二维动画各种动画效果的制作方法以及运用技巧,掌握与其它多媒体软件结合开发大型动画作品的技术,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二维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并为学生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二维动画制作的工作流程及基本方法
2.掌握二维动画软件的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3.理解基础动画原理
4.熟悉并初步掌握ActionScript语言的运用及编写技巧
5.了解二维动画软件与其他多媒体软件结合进行创作的技术
能力目标:
1.会使用二维动画软件的基本工具绘制角色与场景
2.能够灵活使用元件和库资源
3.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基础动画及图层动画,完成完整的动画项目
三、参考学时
96学时
四、课程学分
6学分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教学 项目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活动设计建议 | 参考 学时 |
---|
1 | 走进Flash的世界 | 1.了解动画的原理与发展 2.了解动画的分类 3.了解动画开发流程 4.优秀动画赏析 5.flash 简介 | 1.运用生活实际案例,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动画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6 |
2 | 基础动画 | 1.掌握逐帧动画原理及操作技巧 2.掌握补间动画原理及操作技巧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2.注重动画原理的渗透 | 10 |
3 | 图层动画 | 1.掌握引导层动画原理及操作技巧 2. 掌握遮罩层动画原理及操作技巧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2.注重渗透图层动画原理 3.注重渗透图层动画操作技巧 | 12 |
4 | 动画脚本 | 1.掌握按钮元件的创建与使用 2.初步了解Actionscript语言 3.掌握简单的动画脚本控制技巧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2.注重渗透按钮元件的功能应用 | 12 |
5 | 基础绘画 | 1.掌握工具箱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 2.掌握各种调板的基本应用 3.能够绘制基本的图形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2.注重工具与调板的配合应用 | 6 |
6 | 角色绘画 | 1.掌握库、元件的概念 2.掌握各种类型角色元件的绘制技巧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2.注重渗透库、元件的概念理解 | 6 |
7 | 场景绘画 | 1.掌握场景绘制的方法与技巧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场景绘制技巧 | 8 |
8 | 文字类动画 | 1.掌握文字类动画的创作技巧 2.能够制作简单的文字类动画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文字类动画制作技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4 |
9 | 手机动画 | 1.掌握手机动画的创作技巧 2.能够制作简单的手机动画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手机动画制作技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4 |
10 | 贺卡类动画 | 1.掌握贺卡类动画的创作技巧 2.能够制作简单的贺卡类动画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贺卡类动画制作技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6 |
11 | 广告类动画 | 1.掌握广告类动画的创作技巧 2.能够制作简单的广告类动画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广告类动画制作技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6 |
12 | 动画短片 | 1.掌握动画短片的创作技巧 2.能够制作简单的动画短片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动画短片制作技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10 |
13 | 游戏类动画 | 1.掌握游戏类动画的创作技巧 2.能够制作简单的游戏类动画 | 1.教师以项目教学为主线,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2.注重渗透游戏类动画制作技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6 |
六、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注重将个体的自主学习、群体的协作式学生和师生的互动的支助式学习结合;注重以职业为导向,通过职业情境的创设,多媒体、记录片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重视实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新观念,加强校企合作,把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学生提供认知、认职和顶岗实习的机会与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将主要围绕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将综合两个方面的标准:学生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规范程度;学生作品的美学水平。评价将结合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展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部分项目要有企业参与评价。
(三)教学条件
开展本课程教学需要在多媒体网络机房进行,各种功能展示以及项目教学都需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生的小组学习和教师的个别化辅导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
(四)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原则,将知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并整体反映在教材之中。
2.教材的内容要注意可行性、实用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3.教材的编写可以项目来组织内容,每个项目要有明确的项目描述、知识要点、考核要求等。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1.根据课程教学标准,结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开发符合课程教学特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要求汇集相关的教学素材,提供课程各知识点,形成教学资源库。各任课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课件,形成具有个人风格和专业特色的课件。
2.建议相关课程积累各种案例资源。案例库包含案例的文字说明和案例的效果演示,并组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
3.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课件、考试模拟软件和网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尽可能收集、制作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授课录像、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项目案例、授课计划、实训指导、学习指南、网络资源、试题题库等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