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和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模式、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贸易、网上服务等活动,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式、搭建网上商店、开展网络营销、优化客服服务、实现电子商务物流等内容,让学生学习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业务流程,培养学生对电子商务领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及对职业岗位和专业岗位的认知,为学习以后的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及理论,打造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以“注重综合素质、拓展专业视野、强化核心专业技能”的指导思想,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1、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基本操作,能利用现有的电子商务平台搜集网络信息,进行网络购物与消费;创建网店、发布产品信息;利用网络进行网站推广等活动,具备从事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1)掌握电子商务采购流程,独立完成网上购物各环节的操作。
(2)会利用网络独立完成网上开店。
(3)会利用推广手段进行网站推广。
(4)能对目标顾客进行有效分析,开展有效的营销手段。
(5)养成吃苦耐劳、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工作风格。
(6)培养学生电子商务安全意识。
2、职业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
● 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功能、优势及电子商务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掌握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及电子商务模式新发展;
● 了解B2B ,体验B2C ,掌握C2C ;
● 能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建网上商店,能独立完成网店装修、发布商品信息等基础工作;
● 理解网络营销,熟悉网络营销的常用方法;
● 理解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要求,开展网店客户服务;
● 理解物流的含义和基本要素,了解网店物流与配送业务,熟练掌握网店货物打包和网上快递操作;
● 了解物流模式并进行选择;
● 了解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2)社会能力
● 培养学生善于整合资源、乐于团队协作的品质;
● 培养有效沟通的能力和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 培养勇于企业实践、不断开拓创新的能力;
● 培养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职业精神;
● 培养电子商务安全防范意识;
● 培养遵守法律法规的职业意识。
三、参考学时
40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序号 | 教学 项目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活动设计建议 | 参考 学时 |
---|
1 | 电子 商务基本概念 | 电子商务的定义; 了解电子商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理解电子商务定义; 熟悉电子商务的功能、特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典型案例。 | 充分运用案例分析,采用启发引导、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子商务的功能、特点 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 4 |
2 | 电子 商务的框架结 | 理解和掌握电子数据交换技 术; 熟悉并掌握电子商务的信 息安全技术和电子支付技术; 理解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及电子支付技术。 | 电子商务的结构模 型,电子商务的分类。 电子商务的结 构模型。 | 6 |
3 | 商务技术基础 | 1.学会文本的输入 2.掌握文本与页面的属性设置 3.学会图像的插入和属性设置 4.能够在网页插入Flash动画、音频和视频文件 5.了解超链接的各种类型并能建立不同类型的超链接 | 电子数据交换 技术、电子商务 信息安全技术 | 10 |
4 | 电子商务的应用 | 理解并熟悉掌握网上零售、网 络营销、物流配送、网上银行 等领域的基本知识、概念、特 征及应用技术。 | 网络营销;物流配送; 网上银行。 网络营销。 | 6 |
5 |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的建立 | 了解建立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 一般方法与步骤,了解国内外 大公司推荐的电子商务解决方 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建设与实现的步骤。 | 电子商务应用 系统建设与实 现的步骤。 | 4 |
6 | 综合 实 训 | 任务一网上银行业务 任务二 域名申请注册 任务三 网上购物 任务四 网上开店 | 1.熟悉电子商务的功能、特点及其对社 会的影响 2.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 熟悉并掌握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电子支付技术 4.掌握网上零售、网络营销、物流配送、 网上银行 5.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建设与实现的 | 10 |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以实验操作演示教学为主。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课 堂讲述,辅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讲解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实用案例或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的操作演示,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学生通过网络教学系统了解更深入、全面的知识,并实际上网查看或使 用相关内容,占用每单元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通过这种讲解、演示、实际操作和网络自学,使学生达到对各单元内容的理 解和实际应用,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方法
(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 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
(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
(三)教学条件
(1)实践教学环境: 满足人手一机的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或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的多媒体教室, 能在教学时进行操作演示,使教学效果更好。
(2)网络教学环境: 能连入Internet 的计算机及必要的软件
(四)教材编写
(1)本课程教材编写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 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
(2)教材内容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不求体系的完整性, 强调与岗位业务相吻合,并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
(3)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 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库等,便于组织教学和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 习的持续性。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1)开发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合作办学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 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 能力培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