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治安管理是公安工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之一,也是公安学科群的主体学科之一,在公安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其涉及面广、管理对象复杂、管理形式和方法多样,又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因而对从事治安管理工作民警的业务素质要求更为严格。公安民警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法律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执法为民,进一步提高法律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
《治安管理》课程,是我校警务技能专业必修课,是为培养掌握治安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依据新时期公安工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由理论到实践、由部分到整体、由知识到技能的中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最新颁布的治安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突出内容新、操作性强和实用强的特点,对治安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尤其是研究、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治安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治安管理基本理论,为应用研究和治安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课程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可操作性,知识体系和结构比较系统、严谨、合理.
二、课程学习、建设目标:
《治安管理》课程是警务技能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
《治安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按照中职教育理念,本课程依据治安管理岗位群能力要求,建设以"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指导思想,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管理方法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突出《治安管理》课程的实战性、操作性的特点,以治安业务为内容,以实践工作操作为规范,以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核心,强化学生的服务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通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治安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治安管理的主要制度和方法,从而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和具备公安民警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和实际管理能力,做好治安管理工作。
从宏观上看,服务公安工作是《治安管理》课程建设目标的最高目标。具体的讲,就是要从我国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根据治安管理工作的实践需要,总结国内治安管理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较为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技术,将一些成熟的经验总结上升至理论的高度,同时积极对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进行调整改造,关注治安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并跟进研究,不断充实《治安管理》的内容,使《治安管理》课程建设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治安管理工作服务。
三、课程内容体系
(一)理论教学安排:治安管理课程以研究治安防范对策与治安行政管理为核心,它是治安基础理论与治安行政活动实践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它是由治安管理概述、治安管理的功能、任务、方针和原则、治安管理体制、治安管理手段、大型群体活动治安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治安案件查处、等组成。
教学内容 | 课时安排 |
1 | 概述 | 2 |
2 |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2 |
3 | 治安管理处罚及相关法律措施 | 4 |
4 | 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 | 4 |
5 | 治安调解 | 2 |
6 |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 2 |
7 | 妨害公共安全行为 | 2 |
8 | 侵犯人身权利行为 | 2 |
9 | 侵犯财产权利行为 | 2 |
10 | 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 2 |
11 | 治安案件的受理、管辖和回避 | 4 |
12 | 治安案件的证据和调查 | 4 |
13 |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 2 |
14 | 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执行 | 4 |
15 | 治安案件的终结 | 2 |
16 | 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救济和执法监督 | 2 |
(二)实践教学
《治安管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毕业实习是列入我校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方式.由学校统一组织,在指导教师(民警)的带领下,参加实际业务工作.我专业毕业实习主要是在南京市公安局派出所,《治安管理》课程内容涵盖了派出所的主要业务内容,如公共复杂场所管理、特种行业管理、公安人口管理、治安案件查处等,对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定位
我校是为基层警察机关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中职学校,《治安管理》课程建设以"面向实战,贴近实际,务求实用"指导思想,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治安管理工作的范围、管理方法程序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并能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治安管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五、课程特色
《治安管理》课程具有理论的综合性、业务知识基础性。在专业上突出公安基础业务知识。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治安管理》关注的是公安业务工作最基本的问题,关注的是各个业务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具有理论的综合性和专业知识的基础性,这就使得《治安管理》在警务技能专业教学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治安管理》既体现了理论内容的前瞻性,又突出了业务教学的实践性. 《治安管理》作为专业核心课,既要满足理论指导实践所需要的理论前瞻性要求,同时需要满足专业知识的传授所需要的业务实践性特征,为此,本课程建设着重从两个方面充实教学内容,一是积极吸纳治安管理学的前沿理论,二是瞄准治安管理实践中的新问题进行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治安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有效抓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工作中较快进入工作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