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论证报告
一、行业发展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都指出大力发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又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相关行业,并相继在不同的省市建立了几十所动漫基地与数字产业园区,政策的支持,行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行业的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近年来更是呈现高增长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拟新增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研发方向主要研究面向广电行业的数字化改造和视频音频技术,并研究在其它行业的进一步应用。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
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兴起。目前,多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其更被称为是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游戏、动画业相关衍生产品产值在5000亿美元以上。而在不远的将来,由多媒体产业带动的信息、通信、数字家电、软件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比现在任何一个单一产业,乃至于能源产业的产值都要庞大。
数字媒体的社会地位:
数字媒体是文化产业中最具创造性和先导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新经济时代的数字媒体已成为现在媒体行业的核心,中国的经济也将在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中从“中国制造”逐步向“中国创造”转型。广义来说,数字媒体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可谓来临。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即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数字媒体的定义虽然有不同的版本,但数字媒体的范围基本上包括有:视觉艺术(绘画、摄影、广告、雕塑、建筑)、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舞蹈)、广播媒体(录音制品、电影、电视 、网络)、大众娱乐(工艺、时尚、玩具、游戏)、平面媒体(报刊、书籍、杂志)、和软件开发 (设计、应用、智能工具)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知识产权或版权,通过版权运作,即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产生的品牌效应,使作品的文化因素与商业因素对接起来,将作品巨大的无形价值转变成产品的丰厚的经济利益。产业化发展和运作,有两个因素不可或缺,一是科技进步,二是资本经营。 中国的科技进步基本上是和世界同步的,新兴的数字媒体技术发展极为迅猛。数字媒体,广义而言,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它代表了数字化环境中产生的信息与传播的所有形式。代表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生产力之一的数字媒体,将成为解决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桎棝的关键,其发展亦将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地位问题。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是以信息 科学和数字技术为骨架,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灵魂,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多学科综合交叉的新领域。 以丰富的数字艺术为表现形态的数字内容是数字媒体的血液,渠道主要有电影、电视、音像、出版、网络等媒体和娱乐、服装、玩具、文具、包装等衍生行业。可以看出,数字媒体在现在社会中占据着主要和重要的地位,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就像是社会传播媒体的发动机,极大地推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影视制作、动漫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现实等领域,并涉及了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层面。我们有必要对主要应用领域进行分析,从而深入了解数字媒体发展发展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给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显而易见,中国在以计算机图形图像为科学基础的影视、音像、动画、游戏、广告、交互式新媒体、网络和移动通讯等数字媒体应用市场如此之浩大,外强的压力和市场的驱动,势必要求数字媒体发展具有合理的管理分工模式,发行渠道畅通,各环节有机配合,人力资源充沛,形成产业链,这样才可能真正推动创意产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是指传播的各种媒介的数字化形态。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等三大传统信息系统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基于数字互动的媒介汇流和产业整合现象,数字媒体附加的“创意经济”时代可谓来临。中国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即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电子出版等,已经蓄势待发,时不我待。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数字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人才需求
“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的精髓。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以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为基本特征,包括数字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摄影、数字音乐、录像及互动装置以及DV(数字视频)等。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目前,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极具活力,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世界主要国家及地区在数字媒体内容产业方面做了详细规划部署,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发展的未来主要以数字电影、网络游戏、数字动画、网络出版为发展趋势。信息产业部、国家科技部已经将数字媒体列为IT领域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动漫产业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的数字媒体技术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漫画、影视动画、新媒体动漫、动漫舞台剧、动漫衍生品蓬勃发展,数量大幅增长,质量不断提高;数字媒体技术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来看,我国已有独立的产品开发,如长沙的蓝猫电子,已拥有1000多名开发人员,并已开发出一系列的数字媒体产品。以网络游戏为例,2014年中国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市场达到726.6亿元,比2013年增长了52.5%,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98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8%。另外,专家预测,中国动漫产业拥有200亿元的大市场,其中仅上海、北京、广州三地的13岁至30岁青少年的动漫消费就达13亿元之多。动漫产业还能带动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与销售。
在我国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市场份额中,日韩占60%,欧美占29%,中国原创仅占11%,近90%的中国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垄断。中国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作品,无论创意、人才、内容、技术及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日美欧等数字媒体强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市场强烈呼唤本土的优秀原创作品。而欧美国家数字媒体应用技术需求量较大,拥有主导产品,如好莱坞大型电影、日本开发的任天堂游戏等,但是开发成本高,所以这些国家正将相关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转移。比如日本近年来将多部动画片的部分制作流程交给上海虹桥动画公司完成。而中国自主开发的网络游戏,正走向国外市场,2014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到30.76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69.02%,2015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出口实际销售收入达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2.4%。因此,行业的巨大需求使人才成为一个新的需求热点和职场新宠。
就目前的市场需求看,兼通艺术与制作技术的复合型数字媒体人才最受企业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数字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在渐渐转向中国,对于数字媒体应用技术需求的企业必然会增多,对数字媒体人才的大量需求也成为必然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以及51job等著名人才招聘网站于2015年9月发布的影视职位需求信息为1928个,招聘人数超过10000人。在今后几年内,从事数字传媒设计、交互设计、网站开发、游戏策划与制作、交互媒体编程人员等相关产业人才都将持续旺盛,其薪资也将保持较高水平。我国现有数字媒体人才的定位两极分化严重,培养的人才以往往以低端制作人员和纯研究人员为主,而未来需求量最大的中间层复合型人才却是最少的。 从以上情况来看:数字媒体行业是目前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未来30-50年都是处于高速上升发展阶段。面对高速发展的行业,技术人才的供应出现较大的缺口,行业人才需求量巨大。
数字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是那些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艺术修养,又有很强动手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现在这种人才很缺乏,并已经成为数字媒体行业人才被挖和人才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一项调查数字显示,数字媒体人才在近年职场上炙手可热,每年以20%的人才需求增长、30%的薪资增长,使相关专业的大学录取人数不断攀升。专家预计,在未来 3至5年内,中国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口将达100万人之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各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及各级电视台、影视动画、传媒广告、网络多媒体、电信移动互动、出版印刷、环境设计、工业设计等热门产业就业或个体经营广告、动画制作、装潢设计和摄影摄像服务业,极具发展潜力。
数字媒体产业与视觉艺术密切联系,其领域涉及影视制作、动画漫画、广告制作、多媒体制作、游戏开发、建筑设计、工业设计等多个方面。通过以上调研分析得出:多媒体艺术是当代信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互结合的产物,经历了从模仿到原创、从局部到整体、从单一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正在步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多媒体艺术的发展会在艺术本身的创新、政策的支持、技术的革新、相关领域推动等动力的推动下,朝着技术、思想和观念维度上的不断进步。
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多媒体应用和外包订单的大幅度增长,人才的缺口问题日益凸显。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可以呈现教学大纲的内容,也可以提现教学方法。内容适度、结构合理的教材是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因素,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材建设。
(1)校企合作共建“理实一体化”教材
专业组教师要联合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紧贴生产实际,合作完成教材编写。
教材要将真实项目引入教材,实现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应用一体化;教材要面向教学过程、结合学生实际合理设置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环节,实现“教、学、做”甚至是“教、学、做、考”合一。
教材以项目为核心,每一教学单元建议采用教学导航、课堂讲解、课堂实践、课外拓展的环节开展教学。教学单元结束后,通过“单元实践”进一步提升技能;相关课程结束后,通过“综合实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选用优质的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充分利用多年来各出版社的教材建设成果,尤其是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等精品教材、优质教材,根据本专业课程和教学要求选用合适的教材。
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料: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网络为平台,构建体系完善、资源丰富开放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同时要善于整合、消化、吸收企业优秀教学资源,使其实行共享。
网络资源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1)课程资源
①基本资源。基本资源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南、习题、实验实训项目、电子教材、试题库等。
②拓展资源。拓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拓展资源包括素材库、培训包、工种包、企业案例、参考网站等。
③课程视频。课程视频包括课程整体设计介绍、课程单元设计说明等课程设计指导,课堂授课、现场教学、实训实习等教学场景,原理结构、工作过程、业务流程、操作步骤、技术细节、安全禁忌等内容。
(2)人文素养教学资源
①品德德育教学资源库。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资源以及思政网站等。
②基础文化课教学资源库。包含本专业开设的高职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文化基础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③职业拓展教学资源库。包含本专业开设的心理健康、形式与政策、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及公选课等课程资源。
四、校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环节。为了能够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与我们签约的并且有良好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有山西火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等,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实践、学生识岗、顶岗实习和技能实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