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标准
一、专业名称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090100)
二、招生对象
招生对象:初中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学习年限
3年
四、培养目标
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与艺术设计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作,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大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和实践性。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可实行工学交替等弹性学制。要合理调配专业教师、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
由学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实施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双证”的获得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逐渐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元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一)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笔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出勤、上机操作考核以及参加种类型专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等。
(二)实训实习效果评价方式
1、实训实习报告与实践操作水平相结合等形式,如实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训实习项目的技能水平。
2、顶岗实习评价
顶岗实习考核方面包括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综合评价鉴定等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方式。
八、专业师资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和《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至少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建立“双师型”教师就不低于30%;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
专业专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或相应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能够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熟悉企业情况,参加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