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铸就梦想
二十大队公共安全二区 董宸裕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匠心铸就梦想》。
工匠者,乃精雕细琢之人,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意味着把有价值的事坚持做下去,尤其是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好,尤其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用心做一件事的人才能体会。
工作其实就是一种修行,世界上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截止于2016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乃全球之首,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呢?是一种偶然吗?
经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更深远的意义!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精益求精等。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但是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这样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中,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绝无其他!正是凭借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表才得以誉满天下,畅游世界,成为经典!
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中有一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则是工匠精神!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其精益求精的案例;例如:齐白石画虾;70岁的齐白石有意删除并不损害虾的真实性的腿,到他78岁时虾的后腿只有5条,到80岁时,他的虾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精确的体态,富于弹力的透明体,在水中浮游的动势……艺术中讲求的“形、质、动、”三要素都臻于完美的境界。
还有英国航海钟的发明者:约翰·哈里森,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再有鲁班,又叫公输盘,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木匠工匠们都尊敬的称其为祖师。
“匠心”不可缺但同样,“梦想”必须有!
梦想对我们来说 是多么熟悉的词汇,谁的青春能没有梦想?记得王力宏有这样一句歌词“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梦,即使彼此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谁,都有做梦与筑梦的权力!
来到警校的这段时间里,我始终怀揣着一个梦想,当一名人民的警察,带着这样的梦想,我努力着、坚持着、奋斗着。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用工匠精神铸就我的小梦,从而实现国家的大梦!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指导教师 刘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