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共安全部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从原有的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适应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薄弱。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基于这种现状,公共安全部打破以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建立以学生实操为主要指标的专业课程评价方法。具体来讲,研究制订了体现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标准,建立分模块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每个课程模块既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考核学生掌握的技能及学习态度,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项目等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具体考核方案如下:
一、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制度
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学业成绩、顶岗实习、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合格。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学生学业考核制度
1、公共基础课
公共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
平时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50%,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课堂测试等。
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实践考核”、“体能测试”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为后续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课
技术基础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实训考核和期末考试。
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10%,实训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理论测试等。实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平时实验出勤情况、实验操作情况、实验室清洁卫生情况、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实验测试等。
期末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考核内容主要侧重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采用“实际操作”、“论文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以及知识掌握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外延性,为学习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3、专业核心课
专业技术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实训考核和期末考试。
平时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其中理论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10%,实训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40%。理论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测试等。实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平时实训出勤情况、实训操作情况、实训室清洁卫生情况、实训报告书写情况、实训测试等。
期末考试占期末总成绩的50%,考核内容主要侧重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情况,采用“实际操作”、“论文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对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以及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情况,为学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的考核应以实际操作考核为主,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局(企)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不仅评定学生的个人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评定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实训态度、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创新性、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学校根据综合实训内容,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学生的综合实训成绩。
5、选修课
选修课的考核采用“笔试”、“撰写报告”、“社会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期末考核等。通过考核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6、顶岗实习
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训的态度和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总体上是以局(企)评价为主,学校评价为辅。局(企)评价以实际操作为主,根据局(企)岗位标准进行考核。学校评价则依据实习记录、实习总结报告、实习鉴定、实习出勤率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实习总成绩考核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7、毕业考核
毕业考核包括实习报告(三年制)(100分)或论文写作(二年制)(40分)和论文答辩(60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