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
第一章礼仪概述(1课时)
礼仪的含义、现代礼仪的分类、现代礼仪的特点、现代礼仪的原则、现代礼仪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现代礼仪的基本内容:含义、分类、特点、原则、作用。
第二章个人礼仪(2课时)
第一节仪容礼仪
第二节仪表礼仪
第三节仪态礼仪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仪容礼仪、服饰礼仪、仪态礼仪的基本规范;学会独立完成自我职业形象设计塑造。
第三章学生校园礼仪规范(2课时)
与教师交往原则、与同学交往原则、校园公共场合礼仪。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校园中不文明现象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了解掌握与教师同学交往的原则、校园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
第四章常见社交商务政务礼仪(3课时)
介绍礼仪、称呼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电话礼仪、接待礼仪、餐饮礼仪、馈赠礼仪、面试礼仪。
教学目标:把握常见的社交商务政务礼仪的基本要求和禁忌;通过训练熟练掌握常见的社交商务政务礼仪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塑造美好的形象。
第五章沟通概述(2课时)
第一节沟通的含义
第二节沟通的功能
第三节沟通的原则。
教学目标:了解沟通的基本含义、重要性、及原则;通过学习了解自身沟通能力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第五章有效沟通技能训练(4课时)
倾听技能、交谈技能、说服技能、赞美技能、即席发言技能、非语言技能。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沟通中的倾听、交谈、说服、赞美、即席发言、非语言等基本技能,提高交际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增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六章求职中的沟通技巧(1课时)
求职准备、求职礼仪、求职中的沟通技巧。
教学目标:了解求职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提高求职口才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方案:课程改革的实施建议:
1.以能力为本位
要把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坚持知识理论教学为能力培养服务。因此,要精简知识理论的教学,用尽量多的时间来组织扎实有效的课堂(课前、课外)训练,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以训练为主线
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训练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训练和实践的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应表现在组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设计训练方案、创设训练情境,对训练进行指导和评点等方面。
3.坚持课外实践和课内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只能起到为学生的课外人际沟通实践和社交礼仪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作用。要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把课外的人际沟通实践和社交礼仪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理解,另一方面在社交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加深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肯定自身的价值,从而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