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申报 - 相关佐证材料 - 教育教学 - 课程体系 - 课程体系4

语文课改典型案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8-02-26 浏览:

语文课改典型案例

小组合作式学习教学中的困难
 

  1. 案例背景

我校多年来一直主张小组合作学习,这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可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诸多题。有时候会造成滥竽充数的学生,尤其是一些同学会共享同学的劳动成果,甚至一些小组学习虽然看起来热闹,但实质上已经失控,学习效果不明显的情况。这里,我提供自己的《妙用比喻,文采飞扬》教学中的一则案例。
(二) 案例描述
   在上《妙用比喻 文采飞扬》这一课时,我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三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导入,要求学生找出其中比喻句,体会比喻修辞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以此引发学生兴趣。而后趁机讲授了比喻的基本常识。在解决第三个教学内容时,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形式。

我将全班39 位学生按照5进行分组学习分析比喻的种类及其表达效果,每小组成员设定了不同的任务目标,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好最到位。一声令下,学生们马上积极讨论分析,开始讨论题目中的句子。教室里到处是明喻暗喻借喻.....的声音,5 分钟时间到,没有一组同学把意见统完成任务的。我让每组组长作为代表发言,分析句子的修辞,结果每都有不少错误,有的组还在争论,有的没有找完,有的学生根本不开口,听别人的结果。于是我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变化分组的学习要求——分配组长记录,小组里每位同学分析两个句子,有异议的单独提出来讨论定稿,最后进行代表发言,看哪组拿第一。教室里的气氛又开始紧张了,五个小组都积极参与看谁能第一完成,同样的学生还是花了大量时间在讨论上,不这次效率有所提高,原来没有参与的学生也进行了活动,各个小组基本能够明确比喻的种类,讲清楚表达的效果。但原定的教学时间增加了一倍,本来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了坐享其成,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后来经过及时地调整,学生明确目标,重新分配工作任务才获得了好的效果。
(三) 案例分析
    采用明确的层次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团队精神乃至学习习惯改进的重要性。此外,关于编组的问题,如何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都没有解决。合作教学要教师面对学生,既让学生做了主人,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时,又使课党不乱、不搞形式,人人参与,让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起到切实作用,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合作学习上的不足,目标性不那么明确,有时候是为合作而合作: 合作的形式单一,老一套让学生懒得合作,加上有时成员任务分配不明确,产生有的同学积极,有的同学沉默还有同学看热闹的情况。总的来说,不管怎样每一次的小组合作活动都是有收获的,及时改变策略,相信我们的合作学习能实效开展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数学课程典型案例及相关说明 下一篇: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版权所有@2018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