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论证材料
我校于2006年开设计算机专业班,到2017年大规模招生,至今已经历了11多年的风风雨雨,可谓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为临汾乃至我省培养了大批计算机优秀人才。至今计算机应用专业在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具体体现在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力量不断加强,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完善,教学环境不断的改善美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满足了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置从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发展和职业需求趋势以及社会支持,办学实力等方面看,有它的重要性,必要性,实效性,和可行性。
一、从我国计算机教育的现状看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的重要性。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影响,最终将可能影响和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要培养他们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等。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使学生打好有利于终身教育和发展的基础,对真正落实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计算机教育(信息化教育)是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及用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管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计算机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计算机的知识将成为现代社会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的使用将成为人人都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的工作和生活,这将逐步被社会历史所证实。计算机是一种通用的智力工具,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将不仅仅是一种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是像语文和数学课程一样,更是一种基础文化教育、人才素质教育。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将成为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由于现在世界上计算机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行业化方向发展,而我市其他学校目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与计算机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要不相适应,差距逐步在加大。除了会计电算化等个别专业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外,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过于单薄和简陋,毕业的学生除了到一些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的行业和机关外,已经无法适应各种行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化多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在我校设置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时机成熟,刻不容缓。
二、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看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虽然我校近几年计算机应用专业办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们也深深地感觉到这和当今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产业信息要求依旧有很大的距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普及化的要求
当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角落。这就不仅仅是对专业技术方面人才的要求,而是要求各专业、各类型的人才都必须掌握这样一门工具学科。作为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工作者,我们当之无愧地要负起这个责任来。
2、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对于中层次人才的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建设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人们的知识也更加丰富。原先需要学校专门培养的技术工人,现在有较大的一部分都通过各种培训直接产生,职中学生的出口明显变窄。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知识层次更高、专业化更强的人才的需求却大大增加了。
3、分工细致的社会现实对于人才的专业性需求
对于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企业,使用人才时都会力求专业知识精、知识结构好、操作能力强。特别是专业化的问题,这是当今大多数公司企业在用人时都刻意追求的一个侧面。可以说没有专业的就无所谓科学的和先进的。
4、注重实效的社会现实对于人才的操作能力的需求
只重文凭,不重能力的时代,随着当今追求效益,追求效率的时尚而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毕业生是社会各阶层的使用对象,当然应用适应这种变化。所以提高动手能力也是当务之急。
三、从专业发展的前景看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的实效性
近几年,怀来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它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人才。据调查随着各企事业单位办公、生产等信息化的建设,不仅需要本科生、专科生,更需要大量中专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几年来企事业单位从我校招收了不少中职学生从事计算机操作及维护管理工作,以后将陆续扩大中职毕业生的录用比例。
信息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几乎所有行业都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以实现信息社会对各行各业的基本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计算机基本操作人员的需求更是巨大。以怀来及周边地区来说,总的经济发展方向已定为以高新、信息技术为主,在今后的数十年内,对计算机专用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而目前这方面的人才短缺是显而易见的,开设此专业,应能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对这方面的需求。
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迅速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面将迅速扩大。就业范围已不仅局限于那些以计算机为主体的高科技公司,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他们的用武之地。
专业教改的社会、行业背景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发展的源泉。计算机应用专业必须按当前的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专业教改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捋清专业教改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教改方案,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造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确定人才培养途径,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可以尽展所长,发挥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从我校的办学实力看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的可行性
1、有丰富的职教经验。我校计算机机应用专业自2006年开办以来,招收培养了大量的中职学生,为行业和高校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初中级人才,并面向社会各行业,承担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培训任务。积累了丰富的计算机教学经验,具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大纲及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技能训练大纲。
2.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0人,高级教师2人,占20%,中级教师2人,占20%,校级骨干教师4人,实训指导教师2人。
3. 有较为完善的教学实训设备。有校园网络及实训设施设备,多媒体微机室7个,计算机350台,网络综合布线及硬件实训室1个,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资料专业教室等等充分满足学生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
以上丰富的职教经验,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备的教学设施证明,我们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办学力量。
五、设置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几点说明
(一)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敬业精神,掌握必备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中级以上操作能力,能在本地区各单位从事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维护、网络维护及一般性的操作工作,同时具有在其他相关行业工作的能力,同时还要为想升入更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的学生提供保证。
(二)学制:三年。招收初中毕业生,修学期满、各科成绩合格者颁发职业中专毕业证书。
(三)课程设置:
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专业课理论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库应用基础、编程语言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专业技能知识:包括中英文录入、图文编排知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知识,编程语言应用知识,常用应用软件应用知识,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知识。
选修课程:包括动画设计、幻灯片制作、计算机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护等。
(四)毕业去向:升学或到山西省各企事业单位及省内外相关企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