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教务处)
一、调整专业结构,彰显办学特色。
1、法律事务专业的升级改造以学校制定的“树立精准专业方向”为指导,开辟警务文秘、警务助理、警务技战术、司法警务四个培养方向,每个方向围绕工作岗位技能需求为标准,进行专业建设。
2、 新专业建设以学校制定的“贴近公安特色”为指导,信息技术部新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站建设与管理专业(开设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与运营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公共安全部新增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专业(开设三个方向一是安全防范技术3+2大专,二是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中专方向,三是防火管理方向),火炸药技术专业(开设民爆器材管理及安全技术方向)。
二、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能力课堂
使学生获得在合适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我们认为 “能力”概念不仅仅是指“操作技能”,而是包括关键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能力。
1、优化课程体系
建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社会需要的适应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四大模块组成。
一是基于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普通文化课程模块;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二是抽取出该职业岗位(群)需要的共同的知识与技能,作为职业方向的通用部分,设立专业基础课课程模块;,例如警务文秘、警务助理专业中的刑法、刑诉、民法、民诉等,
三是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即具体岗位职责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例如警务文秘、警务助理专业中的卷宗的整理与归档,速录等,
四是以关键能力为着力点的职业素养课模块,例如现代礼仪、演讲与口才等。
2、构建能力课堂
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岗位契合度不高,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围绕岗位能力,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改变教学手段,也就是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主.以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等方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模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达到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三、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扎实推进实践教学
1、学校加大校内实训条件建设,努力实现实践教学有条件,目前,校内实训室为 11个,为学生提供真情境(例如文书写作),开展实践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2、坚持推进校企、校局合作,与公安实战单位建立全面合作机制,将双方的人才、技术、文化等资源进行充分融合,以专业面向行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对公安实战的理论支持、智力支持作用。建设了稳定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10个。通过建立有效的校局合作、搭建“校—局—所”互动,“点—线—面”对接的一体化平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