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施性课程标准
学校德育课程开设情况:共有四门课程: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
一、《职业道德与法律》
1、课程建设计划: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安排在一年级新生的第一学年,每周进行一次的课堂学习。
2、德育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内容
中职学生学好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是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国民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其内容主要是使学生通过了解职业内涵、展示职业形象、懂得职业礼仪、树立职业理想、搞好职业规划;掌握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同时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仅做到自觉守法、依法办事,而且还能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成为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素质的社会公民。
4、途径
课堂理论授课、国学经典诵读与背诵、参与公益性实践活动。
二、《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设计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新型的职业指导类课程,建设这门课程对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促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繁荣稳定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德育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的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促使学生珍惜学习生涯,帮助学生确立生活目标,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
3、内容:《职业生涯规划》从引导学生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切入,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所学专业,关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和行业发展,最终落实到把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与祖国的繁荣昌盛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对职业理想的追求融于“中国梦”的实现之中。《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教育的载体,在帮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了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为了未来珍惜现在,把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地融为一体。
4、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学生确立一个努力的方向,要想达到预定的海拔高度,关键在于行动,行动在于坚持,在于勤奋。
(1)、有行动才有成功;(2)、坚持到底最重要;
(3)、行动围绕目标转;(4)、避开困难向前行,实干加巧干。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
1、课程建设计划:《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2、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内容:《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一门以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构建以生活逻辑为主线,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知识为支撑的综合性课程。
4、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或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相关的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等,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并通过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自己的行为。
四、《哲学与人生》
1、课程建设计划:《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目标: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3、内容: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4、途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