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申报 - 相关佐证材料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 专业建设1

警务助理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8-02-26 浏览:

警务助理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对助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安机关也不例外。为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设立警务助理专业,并招收此专业学生。我校结合自身特点,将警务助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定位为,能够在公、检、法机关从事警辅、助理、档案、法务、管理以及内勤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等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优秀的等应用型人才,是我校警务助理专业建设的出发点。根据公安院校的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公安院校必须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从教学和管理两方面入手,突出公安特色,走一条独具特色的警务助理专业建设之路。

一、公安特色释义及其对公安院校助理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与普通高校相比,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公安特色。所谓公安特色,就是特指公安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贴近公安实践的特征。公安院校文秘专业的公安特色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方面,二是学生管理方面。

公安特色在教学方面的体现是,公安院校要凭借其自身办学优势,在课程设置上,有意识地选择公安专业课程或与公安关系密切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上,要密切联系公安工作;要重视深入公安第一线的实践教学,积累公安工作经验。公安特色在学生管理方面的体现是,要以政治建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教育;要规范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学生的警务化意识;要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建设,促进警务化管理工作。

警务助理专业作为我校专业设置方面出现的新生事物,在专业教学与学生管理中突出了公安特色,具有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突出公安特色,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警务助理专业知识,也掌握了有关的公安业务知识。同时,学生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公安机关协助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公安实践经验。这对学生毕业后,不管是到一般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是投身公安战线,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中突出公安特色,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服从指挥、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和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二、公安院校在教学方面要突出公安特色

第一,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突出公安特色。公安院校警务助理专业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基础能力课、专业能力课、发展能力课三大模块。在课程设置上,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注意突出公安特色。一是在专业能力课方面,要设置诸如《公安应用写作》《卷宗的整理与归档》《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与公安工作有密切关系的课程。二是在基础能力课方面,可以设置诸如《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等法律基础课程。三是在发展能力课方面,可以尝试设置《警务礼仪》《公安基础知识》《紧急救护》《警察战术》《擒拿格斗》《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自媒体建设与网站管理》等培养学生相关公安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课程。按照以上思路设置课程,可以使警务助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科学体系,为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提供切实的保证。

第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须贴近公安实践。为了更好地突出公安特色,必须注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贴近公安实践。一是在教材的选择上,应选用公安院校统编教材或与公安工作有密切联系的教材,如公安大学负责编写的《公安应用写作》《卷宗的整理与归档》《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教材。二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运用上,要尽可能地贴近公安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选择与公安工作有关的内容与案例。例如,在讲授《公安应用写作》通用文书有关文种(通知、通报、通告、报告、请示、公告意见等文种)时,要多和公安实践相联系,多举公安工作中的事例。三是应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公安工作。为了让学生对公安工作有感性的认识,可以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到公安机关学习参观、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观摩讯问犯罪嫌疑人等。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掌握了有关专业知识,也对公安业务有所了解,对其今后从事公安工作和一般事务工作都有帮助。

第三,注重开展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从事公安工作积累经验。一是要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学习锻炼,熟悉业务知识,体验公安工作。这样教师既可以积累公安工作的实践经验,也可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对进一步搞好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是要重视教学的实践、实训,将实践、实训环节纳入教学整体计划之中,在实践、实训教学中突出公安特色,体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再认识理论”的基本思路。一方面,可以凭借公安院校的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公安院校所特有的实训课程,如《紧急救护》《警察战术》《警务礼仪》《擒拿格斗》等。另一方面,应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的相关课程中,增加实训教学课时,如《书记员速录》《演讲与口才》等对实训课时的安排应明显多于其他课程的课时安排,力求与公安实践密切联系。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实训环节。首先必须注重课堂训练。例如,作为警务助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公安应用写作》《卷宗的整理与归档》等,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实训,让学生根据有关材料当堂制作有关文书或根据书本内容进行卷宗整理实务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公安机关的执法部门,现场实习,让学生有意识地锻炼执法技能,以达到实现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的目的。三是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保障。公安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基层公安机关的联系,建立校外公安机关实习基地。对于学生到公安机关实习基地的实习,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预先列出计划,一般利用一至两个完整学期的时间,由相关教师带队,采用集中实习的方法。实习内容除了常规的秘书事务工作外,更主要的是公安机关的日常业务工作,让学生参与公安机关的值勤保卫、出警、协助办案等工作。以往的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在基层公安机关的实习,学生不仅对日常的助理工作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积累了实践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对公安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为学生今后的顺利就业拓宽了门路。

三、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要坚持走“警务化管理”的路子所谓警务化管理,是公安院校不同于普通高院的显著特征,也是公安院校的优势所在。在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对学生的一种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能够使学生在学校读书期间就拥有警察应该拥有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操教育。根据警务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一入校就要对其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校规校纪、一日生活制度、入警仪式、中职生守则教育以及队列训练等。二是在课程设置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警务技能。在警务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警察战术》《擒拿格斗》等课程,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警务技能,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三是在日常管理中采取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制度。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严格按照警务化管理制度执行,主要包括内务卫生、上课纪律、日常着装、请销假、一操两集合、言行举止等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实践证明,对学生实行警务化管理,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据公安机关和其他用人单位反映,公安院校的毕业生,不论是组织纪律性、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是身体素质,都要优于其他院校毕业的学生。

6

 


上一篇:司法警务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下一篇:警务文秘专业建设调研报告
 

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版权所有@2018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