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申报 - 相关佐证材料 - 教育教学 - 模式创新 - 模式创新1

警务技战术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 2018-02-26 浏览:

警务技战术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变革的今天,中专学历教育出现招生难、就业难的问题,人才需求的学历层次越来越高。这些原因使得我校面临办学形势日益紧张。自2016年以来,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根据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坚持一个中心,紧抓两项建设,开辟三条通道,打造四个阵地,实施五大工程的“12345”的总体战略。学校从原先的寂寂无名、办学困难,到现在提出“依法办学、以德办学、规范办学、安全办学、开门办学、阳光办学”的六个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建设精品专业,加强交流合作,创建特色学校,学校已经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一、临汾警校警务技战术专业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培养警务技战术人才是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必然需要,公安中职类院校更是面临职业教育的新挑战。当前形势下,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应当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在职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以前我校对学生的教学体系,不能够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所联系,进而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不够准确。作为公安中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技能训练不能够与公安一线的岗位需要进行对接,使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能有效提高。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够深刻地进行贯彻,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保持着传统教育的方法,不能够与现代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培养需求相配合。单一的课堂教学远远不不能满足公安一线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

2、专业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学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不足,其教学内容与课时比例不符合实际的招生情况以及工作岗位的需要。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致使学生没有足够的专业实践能力,其间接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学生不能够适应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大纲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更新,进而影响了整体教育教学的调理性,其教学现状也不能够适应公安业务发展与职业提升的需求。

3、教育管理措施不到位

   学校作为公安中职院校,一直以来实施的是“教”与“管”分离的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由专职教师完成,学生日常管理由专职教官完成。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发挥了教师及教官“术业有专攻”的优势,但也同时暴露处理教学与管理“两张皮”的状态,对学生的德育及综合素质提高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警务技战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想要解决中等职业学校警务技战术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尤其作为公安类职业院校如何办出自身特色,就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建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我校需要依靠十三五计划,充分高效利用社会、行业资源,按照“一切为一线服务、一切为实战服务、一切为民警服务”的原则,加强校局合作,促进教学科研与公安基层实战紧密结合,提高专业教师的警务实践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推动实战型师资队伍建设,争取当地公安局所的支持,加强培训项目开发,开展职业教育社会化进程;立足本市,服务晋南,启动警务训练基地建设,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将职业教育办出公安特色,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

“教管合一”的改革管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教书与育人两张皮的问题,每一位老师及指导员既是教学者又是管理者。这对以“养成教育”为宗旨的特色教育发展方向帮助较大。本学期老师和指导员无论是集体学习,还是开会都在一起,这种方式加强了老师与指导员之间的沟通,为区队管理与课堂管理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教管合一。



上一篇:临汾警校警务技能部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下一篇:警务技战术专业典型案例
 

山西省临汾人民警察学校版权所有@2018 未经允许不得镜像